
行业要闻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要闻7月30日,国家药监局发布《关于2025年化妆品标准立项计划公示》(以下简称《计划》),明确将34项关键标准纳入制修订范围,引发行业广泛关注。其中,熊果苷、α-熊果苷、曲酸等痘肤护理常用成分被列入"通用技术要求"制定计划,标志着这类功效型原料将进入标准化管控新阶段。

根据《计划》要求,未来含上述成分的产品需满足:
1.原料品质标准化:明确纯度、杂质限量等理化指标
2.安全数据规范化:建立毒理学评价、致敏性测试等统一要求。
3.功效宣称科学化:需提供与标准匹配的临床验证依据。
01 熊果苷 α-熊果苷 曲酸科学解读

熊果苷
天然糖苷类温和美白剂,从熊果叶等植物提取,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,淡化轻度痘印、提亮肤色效果显著,适合敏感痘肌长期护理。
α-熊果苷
熊果苷的同分异构体高效成分,因葡萄糖与对苯二酚通过α-糖苷键连接而得名,天然来源极少,多通过人工合成或生物转化制备。抑制酪氨酸酶能力是熊果苷的10-15倍,能高效淡化顽固深色痘印,且分子稳定性更强、皮肤渗透性更好,在较低浓度下即可起效,刺激性更低,是中高端痘肌修复产品的优选成分。
曲酸
真菌发酵有机酸,强效抑制酪氨酸酶并螯合铜离子,快速淡化顽固色素沉着,但其化学稳定性较差(易氧化变色),高浓度可能刺激皮肤,仅限非炎症破损期痘肌耐受型使用。
原料端,低纯度产品或面临淘汰。
配方端,需补充配伍安全性数据。
产品端,功效宣称必须与成分等级匹配。
进一步体现了从"粗放管理"向"精准监管"的转型思路,通过建立成分级技术标准,推动痘肤护理产品从经验配方走向科学配方。长期看,将促进产学研协同,加速行业优胜劣汰。
从"原料标准化"到"服务标准化"的双轨演进
在原料技术标准持续完善的同时,痘肌护理行业的服务规范化进程同样值得关注。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《痘肌(肤)护理机构服务规范》(T/NAHIEM44-2021)标准,首次对护理机构提出系统性要求:
服务质量
构建完善质量管控体系,从人员资质到服务流程,再到质量监督管理,确保效果与满意度。
服务承诺
公开透明承诺,保证宣传与实际相符,服务前详述流程、效果、风险及收费。
服务环境
将服务环境划分为接待区、咨询检测区、技术服务区、管理区、物品储备区等服务区域。
卫生消毒
保持服务环境的卫生清洁度,制定环境卫生清洁、污染物品清洁等制度并予以有效实行。
设备用品
健全管理机制,定期维护设备,选优质用品,控采购、检验、存储、使用环节。
文件管理
对服务关键信息文件化,含档案、记录、合同等,健全编制、存储及追溯机制。
【标准价值】
✓提升机构公信力,增强消费者信任
✓优化服务流程,降低客诉风险
✓推动行业良性竞争,助力优质机构脱颖而出
随着《2025年化妆品标准立项计划》的推进与既有团体标准的落地,痘肌护理行业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关键转型。在这一过程中,技术标准与服务标准如同车之两轮,共同推动行业向专业化、透明化方向发展。这不仅是监管要求的升级,更是对消费者"安全有效"核心诉求的郑重回应,让每一份美丽都经得起科学与时间的检验。